如今常见的盗号“套路”有哪些?
1、租号兼职。不法分子以租号用于公众号投票等理由,诱导用户主动交出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
2、免费送皮肤。不法分子以“免费领取游戏皮肤”为由,引导用户在钓鱼网站上填写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
3、游戏代练。不法分子以代练需要登录游戏账号为由,直接索要用户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然后通过修改密码盗取微信号。此外,还有刷单返现、游戏充值、贷款等。
避免账号被盗取的小妙招
1、重视官方平台安全风险提醒。个人账号如果收到被迫下线、官方提示的风险通知,有可能是你的账号密码已经泄露,应该尽快修改密码。
2、提高防范意识。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信息,切勿将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告知陌生人(如游戏代练、充值等),不要点击不明链接、扫描未知二维码等。
3、密码分级管理。按账号数据的重要程度、是否关联财产等设置复杂程度不同的密码。同时,也建议时常更新密码,并与其他平台、网站的密码尽可能差异化。如果你感觉密码太多不好记,可以通过下载“密码钱包”等软件,只需记住一个主密码,即可实现随时随地一键登录。
光明网、安天科技联合出品
策划/编辑:李飞 雷渺鑫
(新春走基层)大展宏“兔”生肖文物图片展:从传统文化和历史文物中寻“兔”******图为1月25日,甘肃省博物馆内,游客正在参观故宫博物院的泥制兔儿爷文物图。 李亚龙 摄
图为1月25日,甘肃省博物馆内,游人正在拍摄兔形文物图片。 李亚龙 摄
图为1月25日,甘肃省博物馆内,游人走过兔形文物图片展区。 李亚龙 摄
图为1月25日,甘肃省博物馆内,游人正在拍摄兔形文物图片。 李亚龙 摄
图为1月25日,甘肃省博物馆内,游人拿着展览资料使用手机搜索关于展区内故宫博物院的“兔”元素资讯。 李亚龙 摄
图为1月25日,甘肃省博物馆内,游客正在参观兔俑文物图。 李亚龙 摄
图为1月25日,甘肃省博物馆内,小朋友正在参观壁画中的生肖“兔”。 李亚龙 摄
图为1月25日,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图片展区,家长正在给孩子拍照留念。 李亚龙 摄
2023年春节期间,甘肃省博物馆推出大展宏“兔”——癸卯(兔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该展由甘肃省博物馆及生肖文化传播联盟的50多家文博机构共同推出,甄选数百幅与兔相关的文物、标本、艺术品图片,讲述和探寻传统文化和历史文物中的“兔”元素。
据了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兔子活泼可爱,性格温顺,深受民众的喜爱,是人类憨态可掬的“萌友”。从自然到文化,从天上到人间,中国人围绕着“兔”的世代创造、日积月累,形成了绚烂多姿的文化寓意,也已源源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之中。李亚龙 摄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凤凰彩票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