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水土流失面积较十年前减少27.49万平方公里******
中新社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 陈溯)中国水利部副部长朱程清12日在北京表示,2021年中国水土流失面积较十年前减少27.49万平方公里。
水土保持状况是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综合性指标。当天,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水土保持有关情况。
朱程清表示,近年来,中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态势。据水利部最新监测,2021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67.42万平方公里,较十年前减少27.49万平方公里,强烈及以上等级面积占比由33.8%下降至18.93%。水土流失治理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近日,中国官方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指引。《意见》提出,到2025年,中国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和工作体系更加完善,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管控,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3%。到2035年,系统完备、协同高效的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全面形成,人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5%。
“水土保持率是指区域内非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中国水利部总规划师吴文庆表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水土保持率为72%。在现有267.42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中,有122.92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沙漠、戈壁腹地和高寒高海拔地区,这些是不宜治理或不需要治理的,在需要治理的面积中,综合考虑水土流失规律、自然地理条件及技术经济等因素,最终只有52万多平方公里有望彻底“销号”,其余的只能实现强度降级。“剩余的水土流失面积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提升水土保持率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为实现《意见》目标,吴文庆表示,下一步将把林草地水土流失作为“减量”的重点,提高林草地植被覆盖度,提升林草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把坡耕地和侵蚀沟作为“降级”的重点,大力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东北黑土地侵蚀沟治理。同时,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严控新增人为水土流失,加大对在建项目集中扰动期的水土流失防治力度,推动全社会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完)
最新民调:岛内过半民众认为苏贞昌行政团队应总辞,不能拖至明年******
中国台湾网12月15日讯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亲绿智库“台湾民意基金会”今天(15日)上午发表“关于2022选后苏贞昌行政团队应否总辞的最新民意”民意调查。结果显示,53.2%同意总辞,当中有25%表达 “强烈同意”总辞。
“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表示,民调结果传达了一个清楚的讯息,明显超过半数的民主期盼苏贞昌行政团队此时应总辞,不能拖到明年,同时这项发现也透露了台湾主流民意对民进党当局迅速落实责任政治的期待和要求。
游盈隆指出,民调结果另显示,除民进党支持者外,其他各党支持者或中性选民都呈现多数或绝大多数同意总辞,不能拖到明年,即便是民进党支持者对此问题也是看法分歧,毫无缺乏共识可言。(编辑/李宁 审校/李柏涛)
(来源:中国台湾网)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